以創建國家級兩綱示范區為抓手,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 | |
?推動婦女兒童全面發展繪就“民生福渝”最暖底色 | |
|
|
□ 王丹青 楊旸 門被敲響的一瞬間,剛才還冷冷清清的房間變得熱鬧起來,“阿姨,您在‘敲門嫂’微信小程序下了單,我們馬上就來!”看著“敲門嫂”巾幗志愿者們忙碌的身影,80歲的姜奶奶心里暖暖的。 躍進泳池的那一刻,胡恒瑞有些驕傲,只用了短短5天時間,他便學會了游泳,“預防溺水”的種子也在他的心里悄悄發了芽。 翻看筆記的每一頁,從健康狀況到家庭情況再到對村里工作的看法,密密麻麻的文字背后,是“渝鈐村嫂”羅秀云日復一日的“家訪”。 幸福是什么? 對生活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的他們而言,幸福是每一個值得記錄的瞬間,是每一個細微需求得到回應的場景,更是每一個自我實現成長的時刻。 在渝水區,“保障和改善婦女兒童民生”的理念早已融入這座城市發展的每一個節點,在創建國家級兩綱示范區的進程中,“兩綱”“兩規劃”與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全區婦女兒童事業實現了全面高效高質發展。 凝聚社會合力,有一種發展叫“渝水式巨變” 據了解,近年來,渝水區委、區政府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把婦女兒童事業納入中長期規劃,重點謀劃實施了一批婦女兒童發展項目,渝水區政府出臺了渝水區婦女兒童發展規劃(2021—2030年),將婦女兒童事業發展納入全區“十四五”總體規劃、納入政府年度工作報告及全區年度綜合考核體系,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婦女兒童健康保障更加有力,守住母嬰安全底線,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3.81%,實現0~6歲兒童健康集中管理率93.75%;2023年,為全區9184名適齡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在全省率先完成100%接種。 婦女兒童受教育水平日益提高,今年投資5億元,新建一批教學樓,新增學位8150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61%,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5.45%,依托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舊址等紅色資源常態化開展婦女思想政治教育。 婦女經濟社會地位跨越提升,渝水區全社會女性就業人員占全社會就業人員41%,在村組配齊婦女小組長1433名,實現了婦女小組長全覆蓋;女新農人、女工匠活躍在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國家級非遺夏布繡等領域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巾幗行動,開展家庭服務行業技能培訓及競賽,女干部在參政議政中作用明顯提升,區、鄉班子女干部配備率均達100%。 婦女兒童社會保障普遍提高,將7232名困難婦女和1721名困難兒童納入城鄉低保保障范圍,占全區城鄉低保人口的58.72%,2023年以來發放救助資金達3269.28萬元,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及殘疾兒童等實施針對性補貼,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關愛保護行動;開展“過年(節)難”專項救助活動,共救助困難群眾4387戶(其中救助城鄉困難婦女1982戶、困難兒童106戶),救助金額達137萬元。 婦女兒童生存環境持續改善,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1.28%,城鄉公交通達率100%,新建1619個農村地區“雪亮工程”視頻監控點位和633個城市智能安防小區,充分保障婦女兒童生活安全。 推進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成立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區婦聯組織參與建設的城鄉社區(村)家長學?;蚣彝ソ逃笇Х照军c243個,實現全覆蓋;打造“1+1+N”城鄉家校合作共同體,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實現全區學校全覆蓋;開展“最美家庭”創建、推進移風易俗鄉風文 明,全省婚喪領域移風易俗示范點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渝水區召開。 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得到維護,成立渝水區婦女兒童維權法律服務站、未成年人保護站、“未小渝”工作室、益家和婚姻調解驛站,在全區所有派出所建立家庭暴力報警點并設立婦女微家,全力維護婦女兒童權益;持續推進婦女“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連續2次在全省進行經驗交流,今年以來,共開展法治宣傳40余次,共接聽解答婦女兒童法律咨詢3000余件,滿意率達99.8%。 …… 一串串數字背后,是渝水區凝聚起保障和改善婦女兒童民生的社會合力。據介紹,該區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的全國兩綱示范創建工作領導小組,36個部門共同推動,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主責、婦兒工委協調、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共繪婦女兒童工作“同心圓”。 創新婦兒實事,有一種服務叫“‘渝’你心連心” 今年夏天,渝水區4563名小學四年級學生共同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免費游泳技能培訓,渝水七小和嵩山小學把游泳列入體育課程常態化開展,在老師和教練的幫助下,他們不僅掌握了游泳技能,更通過這項運動鍛煉了體質,為防溺水打造了“雙保險”。 這是渝水區從2020年起組織實施的“水花行動”。為全面貫徹全國、省“兩綱”工作要求,加強兒童安全保護,從源頭上遏制學生溺水事件的發生,渝水區全力推進中小學生游泳教育普及和幼兒園游泳教育試點工作,并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體、家校同聯動、社會共參與的工作推進模式。 “‘水花行動’實施以來,達到了學游泳、防溺水、強體質的目標,認識越來越深、培訓人數越來越多、場館越來越好、教練員越來越精的效果,今年培訓合格率達95.11%、良好率達30.37%、優秀率達25.93%,學生安全防護意識明顯增加,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庇逅畢^婦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4年來共培訓學生21099人,有7152人是農村學生?!?/p> 農村是兒童防溺水的重點地區,水庫、河流等危險區域多,但往往缺乏學習游泳的正規渠道及場所。為了保障農村兒童的生命安全,渝水區“水花行動”一方面保障經費投入,按照農村學校不低于500元/生、城區學校不低于400元/生的標準安排學生免費培訓,其中,農村學生統一安排乘坐大巴往返;另一方面推動相近學校組成游泳教育共同體,統一安排學生進行集中培訓,2023年啟用羅坊鎮游泳館作為羅坊鎮、姚圩鎮、南安鄉、新溪鄉等4個鄉鎮的游泳培訓點,減輕了城區場館壓力和農村學生交通安全隱患。 創新,是渝水區“把婦女兒童實事辦到心上”的“訣竅”,而生活在這里的婦女兒童的實際需求,則是渝水區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前提”。 近年來,渝水區已推出了多項走在江 西省乃至全國前列的創新舉措,其中,“渝鈐村嫂”融入鄉村治理經驗做法被選入“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婦聯改革案例”,“敲門嫂”巾幗志愿服務項目入選第四屆全國巾幗志愿者服務征集展示活動“十大優秀項目”。 打造品牌集群,有一種幸福叫“生活在渝水”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確保老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過上幸福生活,是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線任務。 在這一過程中,婦女兒童“一個都不能少”也早已成為渝水區的社會共識。近年來,渝水區以婦女兒童工作品牌集群,打造出婦女兒童工作的“渝水模式”。 充分發揮婦女和婦聯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敲門嫂”“渝鈐村嫂”等品牌在全國叫響,58支“敲門嫂”志愿服務隊精準對接服務全區7600余名空巢、孤寡等困難老人,1433名“渝鈐村嫂”覆蓋全區182個行政村,切實打通服務村民“最后一米”; 充分保障兒童身心健康,“小荷工程”讓全區22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和教學點4.59萬人次吃上了營養餐、洗上了熱水澡、穿上了干凈衣,19個“小荷菜園”總面積23226平方米,洗衣房30間,惠及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5507人;“明亮行動”投入資金822.5萬元,全面完成對全區中小學、幼兒園1245間教室護眼燈改造工程,全區學生近視率23.96%,同比下降0.2%;“潤心行動”建成覆蓋全區47所學校的兒童身心健康數據服務系統,2500名教師參加培訓并上崗,建立社區潤心驛站12家; 兜底居家養老,創新“黨建+頤養之家”城鄉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全區城鄉建立頤養之家359個、入家老人7000余人,實現了城鄉所有村(社區)有需求老人全覆蓋; 除此之外,還樹立了向上向善“風向標”的“道德積分銀行”,推動紅色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老兵宣講團”……當一個個特色鮮明、社會贊譽度高的婦女兒童工作品牌在江西省、全國范圍被叫響,“讓廣大婦女兒童享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正在這里成為現實。 渝水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渝水區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婦女兒童和婦聯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以“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標準和要求,保持“不爭第一就是落后”的進取心,堅持“謀就謀定、走就走前、干就干好”,不斷擦亮婦女兒童工作的“渝水品牌”,創出“渝水特色”,以高質量示范創建推動婦女兒童事業再創新輝煌,晉位趕超爭一等,奮力躋身百強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渝水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