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婦聯創新工作方法推動組織治理效能大提升 | |
?“四個一線”讓“四下基層”在婦聯“落地生根” | |
|
|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吳軍華 □ 李菁雯 近年來,福建省婦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傳承和弘揚“四下基層”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相結合、同大興調查研究相銜接、同縱深推進婦聯改革相貫通,探索出“聲”入一線、想在一線、干在一線、守在一線的“四個一線”工作法,推動婦聯組織嵌入基層治理體系、工作融入基層治理建設、力量加入基層治理隊伍,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打通服務基層、服務婦女兒童“最后一米”。 “‘聲’入一線”讓引領更有力,“想在一線”讓服務更有效 以婦女思想引領助力夯實基層治理根基,福建省婦聯堅持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變“黨的政策主張”為“群眾自覺行動”,切實彰顯婦聯組織聚力于民的獨特優勢。聚焦理論引航,創新推出“讓新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專項行動,全系統聯動深化“八閩巾幗紅十百千萬大宣講”,利用庭院講堂、流動講堂、舞前課堂等接地氣的方式,開展“百場宣講進基層、千場活動聚人心、萬名巾幗話奮進”系列活動2.5萬場,受眾650.4萬人次,把黨的創新理論講到婦女群眾心坎上;聚焦網上引領,開展“我奮斗·家國美”故事匯、“致敬八閩巾幗力量”等短視頻展播,訪問量超152.5萬;聚焦典型引路,近兩年來全省共涌現各級三八紅旗手(集體)2417個,推出最美家庭、綠色家庭、廉潔家庭等家庭典型3.76萬戶。 為解決婦女急難愁盼助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福建省婦聯堅持調查研究下基層化“腳力”為“能力”,切實運用婦聯組織問計于民的科學方法。堅持一線找問題,全省婦聯聯動開展“下基層 訪萬家 暖民心”調研活動,省婦聯黨組成員領題采取“三訪三問四送到家”一線工作法,深入各行各業、田間地頭、企業車間開展大調研、大走訪、大接訪,有效解決婦女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堅持一線解難題,創新推出省婦聯服務婦女兒童及家庭十件民生實事,組織“愛在小圓桌”公益托管項目,省婦聯免費提供1000個公益托位,示范帶動各級婦聯開設托管班377個,服務兒童1.02萬名,舉辦寒暑期兒童關愛服務1.8萬場,幫扶留守兒童、困境兒童1.1萬名。在全國率先推出“福建省女性就業創業促進計劃”,為女大學生、女企業家、寶媽、頂梁柱母親等群體提供就業幫扶。 “干在一線”讓聯系更緊密,“守在一線”讓改革更深入 以做實婦女維權關愛助力延伸基層治理手臂,福建省婦聯堅持信訪接待下基層變“坐診”為“出診”。注重發揮窗口優勢,發揮省婦聯法律服務中心窗口和12338婦女維權公益服務熱線作用,建立黨組定期分析研判信訪工作情況制度,持續開展婦聯領導接訪日活動,推動年輕干部到信訪窗口接訪;注重防范化解風險,聯動公檢法等部門推出“娘家人在身邊”17條關愛幫扶舉措,構建“走訪聯系在身邊、維權救助在身邊、組織建設在身邊、服務保障在身邊、賦能提升在身邊”的關愛網絡體系;注重女童關愛陪護,聯合省檢察院在全國首創“春蕾安全員”困境女童保護機制,發文推廣工作機制,開通未成年人受侵害線索線上報告通道,獲評省十大法治事件。全省現有“春蕾安全員”2.2萬名,重點建檔觀護未成年人1.3萬人次,常規走訪觀護近3萬人次。 以縱深推進婦聯改革助力完善基層治理體系,福建省婦聯堅持現場辦公下基層從“會場端坐”到“直奔基層”,切實錘煉婦聯組織取信于民的務實品格。組織改革現場推進,堅持織密組織網、嵌入治理網,讓婦聯組織和社會治理體系融合互促。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村(居)委會婦兒工委設立全覆蓋,47%由村(居)“一肩挑”主干擔任主任,率先聯合省民政廳建立“1236+N”工作機制,推動2.47萬名村居網格員與婦聯執委實現雙向互兼,形成了婦女工作婦女群眾做的可喜局面;工作載體現場提升,落實省委關于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建設福建美麗鄉村部署,聯合省農業農村廳召開“美麗庭院+”現場推進會,引領廣大婦女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推動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有機融合,帶動更多婦女參與共建共治共享;典型經驗現場提煉,發揮家庭家教家風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穩定器”作用,組織調研組赴三明大田縣總結推廣“不送彩禮送保障”婦聯組織參與移風易俗創新做法,開展“發出一份倡議書、開展一輪好家訓宣講、選樹一批家庭典型、挖掘一批農村婦女先進典型”等“四個一”活動。 此外,今年,福建省縣以上婦聯系統登記并處理群眾信訪事項同比下降2.76%,接待婚姻家庭權益類同比下降17.63%。其中,家庭暴力信訪同比下降17.63%,受理心理咨詢同比下降21%。婦女群眾訴求有了有效回應,突出問題不斷減少,滿意率持續上升。 福建省婦聯表示,“四個一線”讓“四下基層”在婦聯“落地生根”,讓廣大婦女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讓全省婦女兒童事業打開新局面、取得新突破、實現新發展,讓婦聯干部干事創業勁頭更足、作風更實、本領更強。 |
|